2025年10月12日8时整,鄂温克族自治旗乡村振兴155公里供热管网及150公里供水管网项目一期(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段)正式投入试运行,成功为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提供集中供热,覆盖供暖面积17万平方米。
作为市、旗两级重点项目,本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在旗委、旗政府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依托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党委、政府、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及华能伊敏电厂的密切协作,现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段作为项目先期实施的核心段落,新建集中控制中心1座、换热站3座,净水站1座,敷设供热管网64.2公里,供水管网56.1公里,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7.23万平方米,有效满足当地853户牧民的冬季取暖和用水需求。
项目创新采用“供热管网与供水管网同沟敷设”模式,利用供热管道余热为供水管道伴热,从技术上根本解决了高寒牧区冬季供水管道易冻损的长期难题。项目地处高寒地区,面临施工窗口短、地质条件复杂、牧民居住分散等多重挑战。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创新施工工艺(如选用耐寒管材、推广分户温控技术)、合理统筹施工进度,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与耐久性的同时,成功将综合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为同类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当地牧民敖明表示:“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的牧民也能享受到像城里楼房一样的温暖,圆了我们的暖冬梦。”牧民玲玲感慨道:“感谢旗委、旗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谁曾想过我们基层牧民也能用上集中供暖!家里的暖气热了,大家的心里也暖了。”
项目投运后,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民生改善效果立竿见影。在生态方面,预计每年可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240余吨。供热管网的运行还将为冬季农业生产(如温室大棚)提供稳定热源,助力打造“冬季菜篮子”工程。同时,项目将有效补齐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冬季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打破以往因供暖不足导致的旅游淡季困局,推动全域全季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供热运行单位将全力做好试运行期间的保障工作,加强对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调试,确保首个采暖季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上一篇: “四轮驱动”最强音 检察宣传谱新篇